作者: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3-02-28 09:45
“同学们慢点跑,注意脚下;马老师,旗杆上的红旗有点耷拉下来了,快来紧一紧。”2月27日中午,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大课间,定陶区第五实验小学校园内,学生们刚刚跑完操,在一旁守候的校长杨永波像个大管家一样,嘴里不住地提醒孩子们,眼睛还四处巡视,发现小问题后,习惯性地马上解决。
深入课堂,悉心指导,力求关照每一位学生
“我没事就坐在教室里听课。”尽管事务性工作很多,杨永波最常做的事还是听课,他告诉记者,“不深入课堂,就发现不了问题。一个班级教室干不干净、课堂中老师板书认不认真、老师是不是只提问学习好的学生、师生之间的互动怎么样,这些都是跟着听课才能了解的。”
在杨永波的带动下,学校几位班子成员也常态化开展推门听课工作。对这里的老师们来说,来到课堂上发现后排坐着校领导,早已成习惯。
“张老师,你的课很精彩,尤其看到你会有意喊最后一排的学生回答问题,我很欣慰。”听课后的交流也必不可少,每次下课后,听课的校领导都会把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。
杨永波介绍,学校一直秉持着“面向全体学生抓课堂,不忽视任何一个孩子”的课堂理念,要求全体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,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参与感并被重视。
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“眼里有光,心中有爱”的校领导和教师,孩子们学习劲头十足,成绩提升明显。2022年期末考试,学校六年级语文从全区17所城区学校中的第15名跃升至第一名。
尊重鼓励,正向引导,培养学生良好习惯
定陶区第五实验小学以“育之以爱、学以成人”为办学理念,对此,六年级二班的张晨老师深有体会,张晨班上有名叫小威(化名)的孩子,上课时,不是手里把玩小东西,就是神游太空,甚至是老师在台上讲,他在台下讲;下课后,他尽情玩乐,从不主动做作业,成了让人头疼的“学困生”。
经过和年级主任、校长沟通,他们决定先从小威的行为习惯抓起,多发现闪光点,一点一滴改变。在老师们的齐心关注下,小威变了。听到校长和老师的一次次鼓励,小威的表现开始一点点好转,上课开始主动举手了,遇到老师主动问好了,还会主动打扫卫生,成绩也从只能考十几分,到现在的及格。
“教育就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,老师尊重、鼓励孩子,孩子就会喜欢、认同老师,就会发自内心想学好。”张晨老师说。
“学校有800多名学生。我发现,凡是课上纪律好的、学生行为习惯好的班级,成绩一般都很好;所以我们把习惯养成作为一个重要抓手,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、生活习惯,给孩子一个正向的引导,而且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,及时给予鼓励,慢慢实现‘学困生’的转变。”杨永波说,“一句话,教师用心了,学生入心了,所以教育就有效了。”
业务引领,真诚纾困,用关爱温暖每一位老师
作为学校发展的领头雁,校长是这里的“灵魂”。杨永波非常重视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提升,也时刻提醒自己做好表率。还是普通教师的时候,面对课题申报、优质课评选,杨永波总是积极参与,收获了许多宝贵经验和荣誉,身为校长,他总是鼓励老师们积极申报课题、多讲优质课:“要大胆尝试,只要试了,就有可能获得成功。”
“李昊老师荣获省级‘优课’,董静老师荣获市级实验精品课三等奖……”新学期开学不久的全体教师会上,杨永波宣布一批获奖教师名单,他想用这种方式激励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教研,获得快速成长。在五实小,只要有评优争先的机会,杨永波总是鼓励教师踊跃参加,帮助教师开拓思维,并亲自指导教师的申报材料。
杨永波不仅从业务上精心指导教师成长,还十分关心老师们的生活。
张善猛是从郓城考来的新教师,乍一来到定陶,他面临住房和孩子入园的问题。听说张善猛的困难后,杨永波主动找到他,帮他联系好幼儿园、租了房子,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。甚至当得知张老师的妻子也在准备考教师编时,杨永波还积极为他们提供信息、建议。
“杨校长就像我们的大家长一样,解决大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,让我们可以专心扑在教学上。我们团队的凝聚力非常强,大家和谐团结、积极向上。”德育副校长高原说。
通讯员 杨伞伞 黄灿 袁国玉